English

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

1998-09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李炳银 我有话说

不知道人们在回忆自己青春历史的时候,还有哪些人比经历过“文化大革命”的一代知识青年有更多的苦涩、艰难、心酸、尴尬甚至更加复杂的心绪。历史曾经无情地嬉耍和伤害了他们的热情和青春年华,又使他们严重地伤害了社会和自己。如果说在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中存在着许多不幸和苦难的话,那么,因为他们的无知和狂热行为,给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更多人们制造的灾难就更加深重。在回顾自己的历史的时候,这一代人是不应该只是站在自己个人的得失上来对待历史生活。历史既不因为你的幼稚无知就省略你的不幸和苦难,历史也不因为你的幼稚和无知就原谅你的过错和失误。在这里,不幸和苦难,与过错和失误,是历史的两个不能忽略的方面,把这一代人的历史和其他人的历史同等看待,是不科学的,也是不利于人们真实准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。在认识总结这一代人的历史生活的时候,那些“青春无悔”的争辩,“经历了就是财富”的观点之所以显得情绪化和缺少慑服他人的力量,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它只顾了自己,而忘记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。苦难给予人的也许是财富,但苦难给予人最为重要的东西应该是教训和经验。

在这一代知识青年复杂的青春经历已经成为不能改变的历史的时候,这样的经历就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,不再简单地只属于他们自己,因为这样的经历,存在着认识中国历史的作用,而使保存它真实面貌的工作具有了重要价值。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三十年之后,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了《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》丛书,期望通过一部分人的真实回忆来正视那段不平常的经历,为他人提供一种真实的人生历史写照,这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。这套丛书包括陈建功的《十八岁面对侏罗纪》(待出)、高洪波的《也是一段歌》、肖复兴的《触摸往事》、叶辛的《往日的情书》、赵丽宏的《在岁月的荒滩上》和陆星儿的《生是真实的》等六本回忆录,六本回忆录,复活了六个人的青春历史。作家们在“触摸往事”的过程中,提供的见闻和经历,生发出的不少历史感慨和理性认识,十分珍贵。肖复兴说:“一个人的成熟和长大并不仅仅靠的是时间,或靠你做出了多少成绩,而是靠你对自己以往岁月里所发生的一切能做出清醒一些的判断,对自己所犯过错能够感到惭愧而努力做出补救的措施。”这是作者在父亲去世之后,自己又在春节时远离母亲,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时说出的一段话。非常真情动人,非常深刻。我以为,这些话也是可以用来看待这些回忆录出现的价值作用。这些已经是“著名作家”的回忆录,就是一些“成熟和长大了”的人对自己青春历史生活的重新认识和检讨。这是成熟对幼稚的辨析,是理智对狂热的审视,是冷静对苦难的咀嚼,是经验对失误的总结。

借回忆自己的青春经历的机会,对自己,对一代知识青年的历史行为和生活得失进行适当的辨析总结,是这些回忆录所有的个性特点,也是这种回忆引人关注的地方。青春属于自己,历史却属于社会。回忆录是“对一个实际人生的记述”,同时也是对一段历史社会生活的再次感受和认识。高洪波的青春岁月,可以说是在一种大游动的过程中度过。作为“老三届”中的一分子,尽管他因为父亲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冲击、遭迫害的历史,而有过不少的生活坎坷,可是,他还是勇敢地承担着这一代人应有的历史负重,表示了对历史和自己的一种认真反省。他说:“回首人生,有太多的遗憾,太多的懊悔。遗憾十年浩劫中一代人的狂热与沉寂,懊悔自己的手或击打了师长,或误伤了父辈。回首人生有无尽的话题,惟这一个话题最痛彻骨髓,这就是求知。”反省真诚,感受深刻。同样,赵丽宏在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时,没有忘记对这一代人的历史行为进行认真的批判和总结。他称这一代人曾经是“无头颅”的一代,他们因为受一种强大力量的驱使而成为了政治的工具,变成了一些丧失理智的狂热分子,在造成千百万人的苦难的同时,也造就了自己无花而凋敝的青春岁月。他不理解这一代人那些至今没有反思精神的青春回顾。肖复兴同样并不回避“文化大革命”中的经历。尽管他曾经是一个“战斗队”的成员,但是,当他眼看着自己的校长被残酷毒打最后经受不住生理、精神和尊严的蹂躏而自杀的情景之后,他的心感到了震颤。他对某些人的那种法西斯暴行表示愤怒,至今也忘不了对那些施暴于他人者进行必要的良心拷问。“人其实是很脆弱的,伤怀往事,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,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。我知道,无论过去是对是错,是可以伤感,还是可以悔恨,都是不可追回的了。———只要是发生过的一切,就不会省略掉,更不会遗失掉,而会化作养分滋养我们日后的岁月,并滋养我们的后代。”我以为,肖复兴这里所讲的养分,是包括了同代人曾经有过的失误(甚至罪过)和苦难内容的。三位作家在回忆自己的青春经历时,这种勇于正视同代人的历史行为,这种自觉的历史反思精神,是值得人们尊敬的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容,他们个人的回忆也才有了社会历史的需要和价值。

叶辛的《往日的情书》和陆星儿的《生是真实的》,是一种接近生活原生状态的实录。这些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、人生命运方面所有的苦涩和磨难,对于认识和了解一代知识青年的历史生活显然是很有帮助的。这种更多个性化的人生情状,是一个特殊年代社会生活背景下的人生素描,在单纯简炼中透着一种纯真灵动的特点。

这六本“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”,是六个经历了跌宕曲折的青春岁月之后而走向成功的人的回忆。对于那些大多数至今仍然未能摆脱历史羁绊、还艰难地行进在人生途中的人们来说,这是一种特殊,也应当是一种鞭策。“知识青年”的“情结”,是会永远地伴随这一代人的生活,躲不了,也甩不开。与其不时地生出“不堪回首”的感叹,真不如毫不回避地面对。总是被当年的激情所感染,为当年的豪情壮举所自娱的人,是如何也走不出那个“旧梦”的。别梦依稀,转眼中年。既然青春荒废,从中年奋发,也是一种选择。

伙伴们,请走好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